新动能加速度 济南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携河北跨新支点

来源:中国山东网 时间:2018-09-15 13:02:27

  黄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将济南城一分为二。作为全市唯一横跨黄河两岸的天桥区,十年前,黄河南岸是繁华的现代大都市,一河之隔的北岸则是广袤的农田和寥落的村庄。十年后的今天,黄河北岸已是工厂林立、机器轰鸣、车水马龙。9月14日下午,2018全国网络媒体看济南采访团跨越黄河,一路赏尽黄河生态风光美景,来到位于黄河北岸的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参观园区企业“隐形冠军”,聆听济南北跨携河发展的巨浪涛声。

  瞄准新材料 产学研道路上科研转化结硕果

  历经了两个时间维度,在“零基础”的一片农田上,2011年前的五年,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投入近20亿元,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完成起步区4.7平方公里内的铁路专线、四供两排等9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具备了承载大项目、好项目的能力。2011年后的五年里,园区则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入手,调整产业规划,瞄准了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实现了由前身化工产业园区向新材料产业园区的转变,尤其随着济南市北跨战略的实施,园区成为全市“产业北进、城市北跨”的桥头堡,以新材料产业为转型的出发点,逐步走上一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园区发展初期,考虑到园区属于主城区,在土地成本、用地指标、审批等优惠政策上与周边县区开发区相比并不占优势,然而济南高校及科研院所众多,有大量科研人才和资源,引入一家科研院所,相当于引进了十几个优秀的项目甚至是一个产业。因此,园区将吸引科研机构落地进行产学研转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2011年4月14日,山东大学与天桥区政府举行共建新材料产学研基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国家级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入驻,拉开了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大幕。随后,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的相关科研机构纷纷入驻园区,通过“取得初步技术成果——进行中试——产业化投产”的方式,与园区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产品研发、中试、量产“一站式、一条龙”,成功转化科研成果近百项。

  为了将校企合作、园企合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发挥知识和人才的力量,园区探索出“成果、载体、团队、服务”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特色发展模式,从场地、设备、资金等多方面致力提供“气候和土壤”,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相关支持政策日益健全完善,从科技创新、市场培育、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引进、企业上市、土地和环境资源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成果转化项目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扶持。

  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问题,连续5年,园区每年拿出400万元科研经费,专项扶持国家胶体材料中心、山大材料学院、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成果就地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科研成果纷纷成功转化。

  在一家从事软体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的企业,采访团一行见到了这款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看到外表的产品,它有效解决了电磁兼容,防止或降低电子屏幕抖动问题。据了解,这项研发成果一经转化投产,很快便获取了高端市场50%以上的占有率,“每2部苹果手机里就有1部使用了这款材料。”目前,园区已经聚集了一大批这类国内知名的新材料企业,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对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抢抓机遇 高质量产业牵着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

  宽敞的厂房中,一台巨大的机械手臂熟练地操作着动作,引起了采访团记者们的注意。据介绍,这台机械手臂的主人是一家来自北京中关村的企业,其生产的HPI高精度智动工业机器人,产品重复精度达世界最先进水平0.01mm,已成为高精度柔性机器人系统应用技术的领军者。今年4月中旬,济南新材料产业园与中关村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合作共建中关村(济南)新动能产业基地,目标是以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动能产业为主导,依托中关村的孵化培育和运营管理,每年孵化和引进不少于15个科创型企业。

  高质量的产业是园区的立命之本,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牛鼻子”,只有做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才能厚植根基。为此,园区在延伸产业链条上聚焦发力,加快以鑫茂光纤预制棒、立邦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和建设一批上下游产业和关键配套项目,形成全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全省新材料领域重要的百亿级产业集群。截至8月份,园区共签约21个项目(不含中关村新动能产业基地拟入驻的22个项目),其中内资项目17个,外资项目4个,合同内资122.83亿元,合同外资2300万美元。

  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涌来一个北跨携河发展新时代,也向黄河北岸昭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场巨浪中,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不遗余力推动园区向着现代化、聚集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北跨携河发展“济南第一团”。

责任编辑:李傲然
相关内容